k8凯发官网入口

慕课学习过程有效性提升策略
栏目:k8凯发集团 发布时间:2025-08-09
 【Reference】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在线视频没有改变传统课程,只是借助了现代技术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慕课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真正的慕课更强调课程的适用性与过程性,文章从国内慕课的建设和使用现状出发,围绕学生学习需求,以提升慕课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为目标,分别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在2008年StephenDownes和GeorgeSieme

  【Reference】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在线视频没有改变传统课程,只是借助了现代技术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慕课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真正的慕课更强调课程的适用性与过程性,文章从国内慕课的建设和使用现状出发,围绕学生学习需求,以提升慕课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为目标,分别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在2008年StephenDownes和GeorgeSiemens第一次提出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其设计理念是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让学习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借助网络享受优质课程资源,并且可以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学习习惯来开展学习活动。StephenDownes和GeorgeSiemens认为知识没有终点,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他们希望利用慕课把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以获得新的知识。

  在国外,较为出色的慕课教育机构有Coursera、edX、udacity、Khanacadem以及codeacademy。他们以开发名牌大学中高质量的专题学习内容为主,并通过各种手段来评估学生的[本文来自于学习效果,比如在线论坛、学习小组等。他们的学习内容很多是专家录制的讲座,比较注重推崇名师名课。而国内,慕课主要有两种发展形态:一种是部分知名高校与国外慕课建设机构签约,比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均与全球最大在线课程平台Coursera签约;另一种是中国高校自己打造慕课平台,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的初中和小学慕课联盟,再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顶级院校共建慕课,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普通高校各自为营建设慕课,面向的群体也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但是我们发现,国内的慕课在建设内容上相对比较重视,也一贯地选择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但是却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慕课”等同于传统课程的视频化,他们在形式上可能是相似的,但是本质上是有差异的。慕课是对教育资源要素的再排列组合,并以提升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为建设目标。[1]

  黎家厚教授说,慕课的产生是基于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的价值观,所以本土化慕课绝对不能简单的“镜像”,要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去研究如何借鉴与创新。[2]这里我们以面向学生开放的国内慕课为研究对象,以慕课学习过程为关注重点,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慕课平台作了对比。

  目前各类慕课平台上汇聚的课程都是各级示范院校的优质课程,貌似解决了区域优质资源的共享问题,其实实现课程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当前很多慕课的学习者是正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他们而言,他们不仅仅是冲着兴趣或者推崇名牌院校的课程来学习,他们更希望通过慕课的学习能得到相应的学分认可。这类学习者不是兴趣驱动的浅表1国内各慕课平台分析对比

  提供情况考核形式中国大学MOOC提供有针对每门课程的独立讨论区是课程大纲、考核说明等教师通过测试、作业考核慕课网(iMOOC)不提供只有整个平台的综合讨论区否课程大纲没有华师慕课(慕课C20)不提供只有评论功能否没有没有MOOC学院不提供有独立讨论区否有课程笔记没有北大慕课不提供无讨论区否没有没有

  学习,而是研究式的深入学习,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更渴望有辅助的资料帮助他们更加有效的学习。

  普林斯顿大学教育学教授拉里·库班认为慕课不只是把课程交给学生,还有待老师的讲授,将传输讲授的工具与教学方法混为一谈,这是对慕课的最大误解。[3]由此可见,慕课不等于不需要教师,而需要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且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的慕课主要特点是,优质、开放、完整。慕课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和学习专家的共同参与,他们对慕课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希望通过慕课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但是就目前的慕课来说特别是国内慕课,学习者却只能体验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不受限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授课,几乎感受不到慕课的学习环境以及评价体系,因此慕课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比如慕课网,虽然有一批建设优秀的慕课,但是在作业、讨论等学习活动中都是空白的,后期的师资保障上基本没有,学生的疑惑无人解答。

  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要求学习者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与坚持力。在传统课堂上你在教师的眼球底下会有一种被督促的感觉,而在慕课学习中,学习完全处于开放式,学习者可能会出现替学现象。当然也有学习者会被某个专家教授的授课风采所吸引,但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阻碍,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有很好的坚持力,那么将无法完成慕课的学习或者出现找人替学的情况。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学习办公室和哈佛大学研究委员会在关于17门edX课程的研究课题组研究发现:大部分慕课学习者在注册课程的初始阶段就放弃了课程学习,平均有50%的学习者在一两周之内退课,最终能顺利完成课程学习的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4]因此在整个慕课学习过程中需要给予学习者所诉求的帮助。对慕课学习过程的关注将直接影响慕课学习的结果,必须在内容、过程两方面采取有效策略来提升慕课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慕课学习。

  为了更好地了解到目前学生对慕课的需求以及更好地为下一步本土化慕课建设提供服务,我们开展了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发放形式,调查对象为有慕课或在线名学生,从而保证了问卷调查的可靠性、可信性。问卷共设置11个问题,分别涉及慕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果和考核方式几方面,题型以单选为主。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归类,得出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题目是否不确定你觉得通过慕课来学习是否可行?67.65%13.24%19.12%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会边视频学习边干其他事情?57.35%32.35%10.29%你是否希望慕课能改变传统知识分布方式,创新格局?66.18%11.76%22.06%你觉得目前慕课除了视频建设外,是否需要其他资源的建设?82.35%1.47%16.18%如果有多种辅助资源是否可以提高慕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度?67.65%13.24%19.12%你觉得目前慕课学习过程中除了视频观看外,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安排是否重要?79.41%8.82%11.76%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安排多种教学活动是否可以提高慕课学习效率?69.12%13.24%17.65%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教师答疑的反馈及时性是否会影响你坚持慕课学习?66.18%11.76%22.06%你是否希望教师在知识呈现上能提供多种表现形式来提高学习效率?77.94%5.88%16.18%如果有对应的评价机制是否会影响你更认线.41%的学生认为,通过慕课完成课程的学习主要原因是有一定的学分或证书,但是他们通过慕课的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高,具体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多种策略来提升学生慕课学习过程有效性,下面将根据学生调查数据着重探讨相应的有效策略。

  在中国我们必须根据国内慕课现状来给予相应有效措施。正如刘彭芝提到对于慕课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要勇于去实践,去应用;另一方面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实施办法。[5]针对国内慕课重建设内容、轻学习过程与效果的状况,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慕课学习过程有效性。

  (1)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完成慕课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国内一大批想通过慕课得到相应证书或学分的学生来说,他们探究式的学习更希望慕课能提供多种的学习资源。比如每个知识内容可以提供相应的讲义、教案、例题,等等;对于每个题目可能有分析方法,多种解题思路,如果能够提供多种思路,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开阔学习者的思路;若不明白可在课堂中提出或者留言,还可以设置过关测验目标等,提供相关练习。

  (2)多种知识表现形式的创新。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选择多种表现形式,例如载体上的变化可以选择PPT、WORD文档、包含知识的小游戏等,甚至可以利用3D、虚拟场景等技术真实表现所需要授课内容。在题型上也要有多种变化,选择基础性考虑使用选择题形式,学生学完就可以做题,测验结束后就可以知道结果,检查自己学习哪里欠好,知识不足,明确下一步学习的内容。根据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发布的地平线系列报告《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高等教育版)》预测,未来五年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趋势是开放与个性化, 包括基于游戏的学习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可穿戴技术等。[6]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要求我们教学理念的开放与创新。

  课程中的问题解决是一种对知识的回顾和重新认识的行为,既依托于自主学习的经验,也依赖于人际交互行为。[7]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除了视频学习和教学资源辅助来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外,有效的教学活动会将学习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下面从教师、同学和网络信息技术三方面设计学习活动:

  (1)教师在线支持。教师是慕课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他是内容的制造者,需要精心安排课程内容并完成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他是过程的设计者,需要根据学习者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他是问题分析者,需要对学习者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在线就意味着,教师在实时同步时,要准备好面对学员如何做好互动、如何提炼互动内容、抑或如何进行思想的实时交流。[8]整个过程影响知识传达有效性,也使教师在参与慕课学习过程中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内容,得到了一次新的成长,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同伴协作学习。在职业教育的MOOC中,教师的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而更像是一场集体学习讨论的leader。[9]同伴协作学习包含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协作 ,也包括学习后的反思 。他可以以多种活动形式存在 ,比如同伴互助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向同期学习的好友提出帮助请求,帮助请求者得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同时帮助给予者也可以得到自我检验与反思,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或新的问题。又比如同伴互动讨论。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创意或者解题思路,在互动讨论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体会感受知识内容,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成果。再比如同伴互赏互评。同伴互评是有效促进同伴学习的保障,通过同伴互评可以汲取同伴中的优点,有效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对于同伴的缺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体谅。对于同伴互评也可以更加公正、公平、客观地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3)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这种学习分两类:一类是学习者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多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下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承担一部分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自身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在合作协作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这里的网络信息技术以介质媒体的形式存在。另一类是,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合作者的身份来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项知识的学习,他是协助学习者学习的工具。

  3加强慕课内容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慕课内部含氧量,从内部阻断替学诱因,促进慕课学习的有效性

  (1)重组课程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有效学习的增强剂,兴趣下的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因此要打破传统呆板枯燥的授课方式,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根据学生认知过程,经过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为学生展现同种知识内容却与以往不一样的教授过程。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把知识内容游戏化,把知识内容包含在游戏中,学生的学习如同游戏过关,极具有挑战性,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2)设置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机制。无论是学分、学位授予,还是用人单位对课程证书的认可,其共同的前提基础是对MOOC本身学习质量的认可。[10]因此想要提高慕课学习质量,在慕课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地设计考核环节是必要的。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教师考核,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方式的考核,过程中的考核更能真实地反应一个人的学习状态。采用教师考核方式可以方便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更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学生互评方式的考核,可以让学生不只是停留在自己考虑问题的唯一角度上,学习他人优秀部分的同时或许在不同的角度上能得到更大的启发,思维角度得到扩展。因此过程中的考核是学生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也是后面的教学活动的指引。

  慕课的建设要关注学习过程有效性,在完善课程建设内容的同时需要加强教学活动的设计、重视学习者共同参与课程、做好教师辅导服务等等这一系列工作。慕课作为新兴的教育方式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所有教学难题,更不能代替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而存在,但它是目前教学运作模式中的一股新生力,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教学的不足。在不断的质疑、探索、改进中,慕课会适应我们的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1]江波,王奕俊.“慕课”透视及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7).

  [4]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5]王晓波,牟艳娜,李奕.慕课——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创新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

  [6]翟雪松,袁婧.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

  [7]杨满福,k8凯发官网焦建利.大教学、大数据、大变革:edX首门“慕课”研究报告的分析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6).

  [8]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

  [9]谢思真,夏金星.MOOC时代下当代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10]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