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官网入口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工人文化宫打造职工精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神家园
栏目:k8凯发集团 发布时间:2025-08-17
 正午12点的阳光正烈,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工人文化宫一楼的羽毛球场馆内,职工们正挥拍激战——一记漂亮的扣杀跃身而起,引来阵阵喝彩,戴眼镜的年轻姑娘敏捷地扑救,羽毛球被高高挑起……候场的人攥着球拍踮脚张望,汗水混着欢笑在空气里蒸腾。这一刻,这里成了全县职工最热闹的“午间能量站”。  这座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工会建设的工人文化宫2023年7月投入使用的,自诞生起就带着“服务职工”的基因。从运动场馆

  正午12点的阳光正烈,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工人文化宫一楼的羽毛球场馆内,职工们正挥拍激战——一记漂亮的扣杀跃身而起,引来阵阵喝彩,戴眼镜的年轻姑娘敏捷地扑救,羽毛球被高高挑起……候场的人攥着球拍踮脚张望,汗水混着欢笑在空气里蒸腾。这一刻,这里成了全县职工最热闹的“午间能量站”。

  这座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工会建设的工人文化宫2023年7月投入使用的,自诞生起就带着“服务职工”的基因。从运动场馆的抢票热潮到红色教育的创新体验,从技能提升的夜间课堂到文化滋养的艺术空间,它以3000多平方米的空间,承载着12万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自主经营+志愿服务”的模式,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悄然凝聚起一股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羽毛球馆的热闹并非偶然。作为县文化宫最“火”的功能区,这里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开放1小时,周一、三、五晚上各开放两小时,周六全天开放,精准对接了职工“想运动、没时间”的痛点。为了让有限的场地服务更多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工会创新推出“电子惠工票”预约模式:基层工会职工收集需求后将名单提交至县总工会,工作人员按场次分配时间,职工可凭电子入场券免费入场,既避免了现场拥挤,又让预约流程一目了然。

  “在咱自家场馆运动,还不花钱,还配着这么专业的场地,真是太舒心了。”刚打完球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职工白杨抹了把汗说。从去年10月升级改造完成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4000余人次参与羽毛球活动,平均每天有30多人在这里挥洒汗水。

  除了羽毛球馆,乒乓球室、室外篮球场同样人气爆棚。今年夏天,篮球场周边连续两周播放露天电影,《血色潮香》《中国营长》《我们的》等红色影片吸引了近千人次观看。

  夜晚的县工人文化宫广场上,职工和周边群众打篮球、跳广场舞,成了城市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正如市总工会拉练检查时评价:“这里的运动场馆不仅设施新,更充满了生活气息,真正把服务送到了职工心坎上。”

  走上文化宫三楼,“红色剧忆轩”里时常传来热烈讨论。一场以科尔沁沙地治理为背景的“红色剧本秀”正在进行,参与者手持人物牌,通过“灌木”“泉水”等卡牌组合“种树”,在应对“风沙”“天灾”等剧情挑战中,体会治沙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正是县文化宫打造的特色红色教育品牌。

  县文化宫工作人员介绍,剧本由中国青年团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联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工会共同编排,目前已有科尔沁沙地治理、劳模事迹等多个蓝本。参与者在游戏中扮演劳模、工人等角色,通过协作完成任务,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洗礼。今年七一期间,k8凯发官网常规赛、精英赛、挑战赛三级赛事连轴转,青年职工组队报名,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职工白坤都成了“回头客”:“比看纪录片带劲,不知不觉就记住了那些动人的故事。”

  这个集教育与社交于一体的平台,还成了青年职工的“交友圈”。“大家在玩剧本秀的过程中自然交流、交友。”县总工会工作人员笑着说,不少青年职工通过活动结识朋友,甚至收获了爱情。正如参与者职工张誉所说:“在游戏里体会到前辈们的不易,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形式比单纯开会学习有意思多了。”

  红色剧本秀只是文化宫思政教育的一角。三楼多功能厅里,劳模宣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与县人社局合作的“夜校”也是挑灯夜读,每晚5点半到8点半的课程,下了班的职工揣着笔记本赶来,在灯光下为技能升级加足马力。这些活动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生活点滴,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体验中传承。

  二楼书画创作室里,墨香四溢。书法家协会的书法爱好者正在指导职工创作,墙上挂满了职工们的绘画书法作品。隔壁舞蹈室里,县蒙古族幼儿园党支部副书记高淑芳正教授民族舞,舒展的舞姿展现着草原文化的魅力。这些免费开放的功能室,让职工在工作之余能培养爱好、陶冶情操。

  由舞蹈、书法、绘画专业爱好者组建的“专业天团”:中国舞蹈协会会员张晓飞每天在微信群里发教学视频,现场哪怕只有一位学员也准时开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军每周三雷打不动到场,从握笔姿势教起;象棋协会的石全带着棋盘来,耐心给年轻人讲棋谱。他们不拿一分报酬,却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田”,让专业资源持续赋能职工文化生活。

  文艺活动更是好戏连台。今年以来,全县职工书画作品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杯”主题书法展、“镜现桑梓情新貌映初心”职工摄影展相继亮相,蒙汉双语的作品让各族职工找到了共鸣;每周三晚上的诗词朗诵会,退休教师和青年职工轮流登台,《七律·长征》的豪迈与《诗意中国》的婉约在这里交织。